【津品解析】渐入佳境、越品越透——云南白茶“半藏·白”品鉴
2018-03-20 17:39 来源:津乔普洱 关注量:5674
听到白茶这个名字,脑海里不由会想到一片银装素裹的画面。白,给人的感觉大概就是干净,没有一点多余。白茶恰如其名,最简单的制茶工艺,让它从骨子里透出一种干净,留白而不空白。
- “半藏·白”品鉴 -
上周六,津乔推出品牌首款白茶——“半藏·白”(【动态】越简单,越自然——津乔首款云南白茶“半藏·白”今日上市),引起津粉极高的关注。2018年3月20日,温度20℃,湿度41%,天晴。今天我们在津乔昆明营销中心茶学堂做了一次“半藏·白”品鉴。取茶样8克,用150ML盖碗冲泡,冲泡10泡后进行煮泡品鉴。

半藏·白
- 云南大叶种白茶 -
野性的外表,温柔的内质
白茶最初在省外茶区较为盛行,所产白茶原料以中小叶种为主,干茶娟秀。相比之下,采用云南大叶种古树原料制作的“半藏·白”,表面多了几分“张狂”——叶背披满银毫,与叶面黑白相间。粗犷的外表下,“半藏·白”蕴含着另一番温柔的内质。

- 如临山野,花香层叠 -
冲泡白茶,水温需要在90℃以上,“半藏·白”汤色金黄透亮,银毫密而不浑。醒茶出汤,公道杯里,蜜兰香由淡渐浓,嗅叶底,如雨过山林,木叶散发出清香。


- 绵柔汤感, 底蕴醇厚 -
一杯“半藏·白”入口,茶汤细腻柔滑,头一泡,鲜爽气息浓厚,清甜的滋味伴着一丝清凉从喉部蔓延开,连饮数杯,昏沉的大脑越发清醒,口中回甘不断,香气在齿颊间流转。

云南大叶种古树茶,内含物质及其丰富,“半藏·白”耐泡度持久,10泡后香气依然留存。泡至后期放入壶中煮泡,则可以激发出不一样的滋味。
- 较省外茶区优势:高度持久 -
传统白茶讲究细致,以芽头多者为上品,茶汤虽鲜美,但滋味释放也过于快,耐泡度稍弱。“半藏·白”源于勐库大叶种,芽叶比例均匀,可释放更多内含物质,香气持久,口感协调度高。当下茶叶还新,如果存上一段时间,相信还会有更好的转化。

左:半藏·白;右:其他省份白茶

半藏·白叶底
- 品鉴小结 -
一、香气类型丰富。“半藏·白”目前以蜜兰香为主,随着冲泡次数的增加而发生变化,呈现果木清香,煮泡后会激发出药香。
二、茶汤层次感丰富,底蕴足。从第一泡开始,茶汤呈现出菜油般的厚重感,醇滑细腻,香气与水完全融合,绵延持久,对于喜欢饮普洱茶的茶友来说,口味也不会显得单薄。
三、耐泡度高,冲泡、煮泡皆宜。“半藏·白”精选勐库大叶种古树茶原料,芽叶搭配均匀,内含物含量高,连续冲泡20泡以上依然鲜甜清香,如果10泡后采用煮泡,则另有一番风味。
四、工艺恰当,洁净度高。虽然白茶制作工艺相对简洁,但津乔在制作过程中依然严格把控,“半藏·白”叶底活性高,无杂质,汤色通透,保证后期转化出更好品质。

初接触白茶,虽然没有红茶的香烈,普洱苦尽甘来的后劲,但它却是最显本色的茶。不经过杀青、发酵和揉捻,只是保持着“原汁原味”的滋味。“半藏·白”,工艺留白而底蕴不空白,简约而不简单。
热门推荐RECOMMEND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