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津致生活】这样的距离刚刚好——“半•藏”散压茶的思考
2017-08-16 17:39 来源:津乔普洱 关注量:4596
在美学里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命题,叫“距离产生美感”。欣赏一件事物,或是与人相处,保持特定的、适当的距离,就会产生令人愉悦的审美效果。而保持多少距离才算合适、需不需要刻意保持距离,也成了我们应该思考的生活哲学。
最近,我们从一款茶里发现了关于距离的新的答案。四月下旬,津乔茶厂寄来一筐2012年压制的茶,筐里的茶叶墨绿中泛着褐红,互相交结在一起,但又不像紧压茶般紧凑。我们从中取出一泡品饮,虽然仅有5年的陈期,但它的顺滑度接近08年的茶品。

于是,介于散茶与紧压茶之间的首款“散压茶”——“半·藏”诞生了。散压茶结构既避免了散茶失去转化能力的情况,又比紧压茶多出许多与空气接触的空间,让茶叶更快转化。“半·藏”,寓意一半时间,藏一品好茶,但在这散紧之间的博弈与融合,这其中的哲理发人深思。

松而不散,结而不紧,这样的距离,是不是刚刚好?
生活也是如此。夫妻,或是好友,虽然亲密无间,但彼此间留下一些可以自由掌控的空间,会得到对方更多的信任。就像一根皮筋握在两个人手里,绷得太紧容易扯断反弹打在手上,不松不紧的状态下,才能让生活变得有弹性。
网上一直有一个热议话题叫做“应不应该看另一半的手机”,之所有这样的行为,是因为过于依赖伴侣,担心自己没有得到更多关注,因此想尽一切办法窥探对方,把两个人紧紧捆绑在一起,结果大多数时候适得其反,让另一半感觉失去自由,如同被扼住喉咙无法呼吸。

想要拉近距离,难免会放大一些缺点。苏轼游庐山,发现:“横看成岭侧成峰,远近高低各不同。”因为身在庐山,距离太近,无法览尽山里山外的全部风貌;兰花是花中君子,在屋里栽一盆会怎样?“入芝兰之室,久而不闻其香。”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,审美的感觉也在变化。如果无法容忍变化中产生的缺点,就要舍得放手,拉出一些距离,换一个视角来欣赏。

有说“君子之交淡如水”,并不是说要保持拉开距离,而是一种各忙于志向和更高层次的理解沟通。多年不见的好友,难得重逢后促膝并肩聊长聊,叙旧或畅谈新见,或许整天整夜都不够。

事情的发展总是潜移默化,太过于粘合并不代表亲密,互不关注也未必是想行渐远。让距离成为调和剂,让时间成为催化剂,却会增强彼此的吸引力。
亲而未必近,疏而未必远,是一个灵魂对另一灵魂的不绝欣赏,是一份情谊对另一份情谊的恒久守望。这样的距离刚刚好。

热门推荐RECOMMENDED